![](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20/05/27/969d49dc_l.jpg)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石家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庄里人的感觉一天一天的好了起来,因此经常自诩为“国际庄”。
在城市迅猛的扩张和发展下,庄里的本就不多的古迹或者是石家庄近代发展的遗迹也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于是桥西振头村的一座不大的关帝庙就显得弥足珍贵。
振头关帝庙又名崇宁真君庙。原名三义堂,清顺治十五年改为关帝圣庙。雍正六年又改为关帝大庙。一进门不长的一段青石板路是庙宇内给我们留下的一段历史印迹。
庙内分为前殿、后殿。前殿称“帝君阁”,是关帝庙的主体,面阔三间,外接拜殿。歇山式布瓦殿顶,飞檐峣翘,跑兽欲腾。彩工艺绝,造像逼真。 殿内塑有关羽“藐视东吴、“三结义”、“夜读春秋”、“卧思神州”四组塑像。关羽端坐中间,身着绿色帅袍,外露铠甲,头戴王冠,蚕眉紧促,怒目视向东南。
后殿为“结义殿”,殿中一组为“刘、关、张三结义”,左边一组为“关羽夜观春秋”,右边一组为“关羽卧思神州”。我是抽午休的时间去拍摄的,正赶上庙里的管理人员在吃饭,所以没拍庙内的片子。
关帝庙的门前左右各立石狮两尊,近门一对约1.4米高,石狮鬃毛后甩,体肥身胖,雄姿逼人;两边一对约1.2米高。
其实关帝庙引起众人关注的还是门前的木牌坊。据说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14年),木牌坊为四柱三间二层飞檐双重式木石结构。中间两根为木柱,两侧为石柱。坊脊为绿色琉璃瓦铺设,檐为木头雕刻,脊檐之下有2米许的木制横联,南面刻有“浩然正气”,下面是一幅琉璃浮雕图:刘备居中略高,关羽、张飞两侧次之,周仓,关平居下。南面门额上题有“义勇武安王”,北面门额上题有“崇宁真君庙”。南北门额横匾尾部均题有“嘉靖二十年夏四月吉日”等字。各柱南北两面刻有楹联。木牌坊的护柱脚下和石围栏的石柱脚下共有石狮子24组、36个,雕刻形象逼真。整个木牌坊设计奇巧,布局合理,形式别致,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虽然木牌坊年事已久,但是风韵犹存。可惜已经有了岌岌可危之相,但愿它能在有关部门的保护下长久的存在下去,给这座本就古迹不多的城市留下一丝历史的记忆